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2010年房地产楼市词典:政策调控史上"最给力"

上海证券报  2010-12-22 15:46

[摘要] 2010年,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地产市场形势犹如翻滚的过山车,调控政策犹如梅花间竹层出不穷,可谓风云变化,几起几落。

 

而在中介行业最看重的开店布局方面,也有不少公司顶住压力,各自拓展。例如今年以新秀姿态获得行业关注的德佑地产,已从一家专注静安区高档楼盘业务、仅有十几家门店的公司,发展成全市布局、门店超过60家的中高端住宅品牌中介,据业内同行透露,德佑的单店营业能力居上海同行之首,甚至超过中原这个龙头老大。而中原也不断巩固行业地位,目前上海门店数量已近300家,一二手业务发展平衡。作为扩张步伐最迅猛的21世纪不动产,今年上海新开门店近150家,门店总量已超过300家,成为沪上规模的中介企业。但据业内同行透露,21世纪不动产不断布局新店,但单店业绩并不理想。或许在向来擅长逆势扩张21世纪不动产看来,先占山为王,再稳扎稳打,才能一搏成名。

购房者——“羡慕嫉妒恨”

用当下流行语“羡慕嫉妒恨”来形容购房者面对楼市的心情,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谁跟我提买房,我就跟谁急!”从年初就盼着房价降一直盼到年尾的小宇(化名)已经从满心期待,变成现在的心灰意冷。父母的支援加上自己工作几年的积蓄,50万元对小宇全家来说已是巨款,而作为买房款还是杯水车薪。原来首付2成还可以在上海购买一套中环附近9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而现在首付提升至3成后,小宇不得不把选房目标投向更远的外环外区域。

“没想到一直期待的更有力调控反而把自己这样没房的也‘调控’了。”小宇对新政哭笑不得,但仍抱有希望,“这也说明这次调控肯定会有效果,希望未来房价会多跌点”。跟小宇一样,不少原本打算在“新国十条”之前出手的购房者,在新政出台之后改变了对市场的判断,决定暂缓出手。

可让这些购房者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调控层出不穷,房价却依然只涨不降。对于一部分刚性需求来说,影响的莫过于首付比例提高至3成,不少资金压力较大的首次置业者均被“挤出”市场。

房企——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政策频出的2010年,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不论进攻,还是防守,不论涨价,还是降价,都是在做一个相当艰难的决定。

4月,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楼市进入盘整期,各大房企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行业空麻袋背米、低成本拿地、快速开发、野蛮扩张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想要发展,就得另辟蹊径。虽然决定做得有些艰难,但大多数业内标杆企业均在2010年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从“坐怀不乱”到“一心二用”

万科只专注于住宅开发。”此前,万科一向被视为“顽固”的住宅开发商,无论持有型物业增值潜力有多大,赚钱有多少,王石、郁亮等万科高层,在不同场合一直在强调,万科只做住宅开发商,这也被媒体视为“专业化”的象征和应对“暴利诱惑”而坐怀不乱的典型。

但就在今年,万科却推翻了之前苦心经营的专业形象,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开始高调进军商业地产领域。万科今年的中期业绩显示,万科目前持有约36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储备。万科总裁郁亮表示:“万科需要顺应城市的发展趋势,提升开发商业地产的专业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循序渐进地发展商业地产业务。”由此,万科分兵商业地产已可断定。

不仅是万科,招商地产、保利地产等标杆房企在2010年纷纷转战商业地产。而事实上,相对于住宅开发拿地、圈钱、造房、销售的简单循环模式来说,持有型商业地产不论是前期开发还是后续经营,对资金链、专业性的要求都更高,同样地段、同样体量的商业地产项目在不同人手中很可能就是不同命运,可以成为摇钱树,也可以成为无底洞。

因此,对于万科等住宅开发领行家但同时也是商业地产领域的新手来说,艰难的肯定不止是做出一个决定。组建商业地产开发团队、尤其是招募后期招商和运营的行家里手,让懂行的人来做合适的事,这才是转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