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通过356个市级重点项目和728.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五。建立要素保障机制,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达百分之九十七,形成高质量项目梯次接续格局,为西部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咸阳市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以来,该市统筹推进356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728.5亿元,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百分之十一点五的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重大项目引领投资新格局
咸阳市通过提前研判政策导向、优化项目布局,构建起完善的项目储备体系。目前全市已谋划储备项目1805个,总投资9929.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达246个。这种前瞻性的项目规划,不仅为当前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更为"十五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创新建立的要素保障会商机制,使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市级项目也达到百分之九十二点三,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难题。
创新机制激发建设新动能
咸阳市设立1亿元奖补资金,出台《县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监测评价办法》等政策文件,通过"五晒五比五提升"等创新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截至5月底,全市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达百分之六十七点二,完成投资370.97亿元。这种以制度创新带动项目建设的做法,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更激发了市场活力,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咸阳市通过系统性谋划和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种既注重当前效益又着眼长远发展的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