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厦门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蔡林南路和柏涛路的地下综合管廊
装配式建筑项目,详细解析了其施工工艺、技术特点及BIM应用成效。通过预制叠合拼装工艺,这些项目在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厦门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范例。

近年来,厦门在推动装配式建筑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特别是在市政工程中广泛应用。这次我们来看看位于厦门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的蔡林南路和柏涛路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项目总长度超过1557米,其中装配式预制的部分就达到924米,装配率为59.4%。这样的建设不仅节省了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采用预制叠合拼装工艺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与传统现浇工艺相比,这种方法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和开挖量,节省了工期和人力成本。同时,项目还广泛应用了BIM技术,不仅保证了施工的精准性和质量,还提升了整体效率。通过这样的技术创新,厦门的项目成为了装配式建筑的一个标杆。
厦门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实践可谓开创了新路子,尤其是综合管廊的预制叠合拼装工艺,带来了诸多便利。首先,预制构件的规范化生产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这对建设单位来说是个福音。其次,这种施工工艺大幅缩短了工期,使得项目可以更快投入使用,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得益于BIM技术的深度应用,项目在安全性和质量上有了更高的保障,避免了常见的施工问题,管廊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样“高效、低耗、环保”的项目不仅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预见,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更加迅猛,而厦门的成功经验无疑将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