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思明区"有机更新"三大片区 老虎城美食街将升级

厦门日报  2015-04-13 08:47

[摘要] 对故乡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在旧城改造中,思明区尝试以“有机更新”的理念,来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来唤醒居民们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愁”。同时,这也是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是保护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

对故乡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在旧城改造中,思明区尝试以“有机更新”的理念,来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来唤醒居民们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愁”。同时,这也是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是保护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

沙坡尾片区将围绕避风坞清淤、路面修整、骑楼修缮、历史再现、危旧房改造、社区营造等方面进行“有机更新”。

鹭江街道把老剧场文化公园打造成老城区空间改造的新样本,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店家自行改造,重现老厦门记忆。

中华片区通过对风貌建筑的开发,对危房的改造利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对夜市的改造提升,产生辐射效应。

【1、沙坡尾片区】

这里将重现“玉沙坡”美景

作为厦门市区后的避风坞,沙坡尾带给市民的,还在于那份“乡愁”和那“厦门”的味道。

不过,历史的积淀在给沙坡尾留下浓郁文化气息的同时,也留下了点点斑驳的印记:脏臭的避风坞、坑洼的路面、凌乱的线缆、破旧的骑楼……很快,沙坡尾片区将在“有机更新”中迎来新生。记者昨日从厦港街道了解到,今年,沙坡尾避风坞将在之前截污的基础上实施清淤工程,恢复避风坞原有清澈的水质。

途经沙坡尾片区的滨海绿道将利用剪纸、照片、船型、桅杆、红砖、锈钢板等元素,再现沙坡尾历史,让人们记住乡愁。

老虎城美食街将升级

避风坞骑楼将“微改造”

8个大的污水口、40多个小的污水口——沙坡尾避风坞的污水,曾经让不少过路群众掩鼻而过。目前,沙坡尾避风坞的排水口截流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截流井的闸门截住了流入避风坞的污水。污水截住了,直接的效果就是避风坞的环境在日趋改善。而避风坞堆积多年的淤泥也即将开始清理。届时,沙坡尾将重现“玉沙坡”的美景。

旧城有机更新,公共设施的提升至关重要。今年,厦港街道将在避风坞清淤工程施工的同时,对避风坞内破损的路面进行修整,同时还对地下管线进行改造。工程预计今年6月正式施工,年底前完成。

对于避风坞沿线大学路房屋的骑楼,厦港街道还考虑对建筑进行“微改造”。首先从建筑立面入手,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提供设计方案,鼓励居民自行改造。“总体改造思路就是不拆不建,修旧如旧,努力还原其历史风貌,提升片区的环境与品质。”厦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居民商家自发参与社区营造

在沙坡尾,有家24开张的咖啡店,大多数时间你找不到主人。要喝茶自己泡,要喝咖啡自己煮,只要把钱放进一个小钱箱就行了。这家店叫“巢”,店门口写着的“你来或不来,主人不一定在。主人在或不在,你都可以来”。

半自助、半公益的经营让这家小店有着不小的名气。老板之一的阿点说,我们希望“巢”能为每一个人提供可以落脚、休息的地方。

“巢”独特的经营理念无疑是沙坡尾片区商家自律的生动剪影。今年2月,旨在强化商家自律经营的沙坡尾社区商家自治联盟宣告成立,35个商家加入其中,他们提出“自我管理、服务厝边”的理念获得居民的一致肯定。

除了指导店家成立商家自治联盟外,沙坡尾的居民义务组建“红袖标巡逻队”、设立“联防报警点”,纷纷加入到房前屋后的美化提升中。

台湾专家“坐镇”再现历史

“看,这个石块就是坞界,在避风坞里我们发动大家一起寻找,共找到了11块。”在避风坞里,台湾社区营造专家郑道聪指着墙角边的一块石头告诉记者。仔细辨认,每块坞界连成了一条清晰的界限,无声地诉说着过去那段繁华的海洋文化历史。

目前,郑道聪“驻扎”在沙坡尾社区,他带来了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悉心指导沙坡尾片区的有机更新。

在他的“支招”下,接下来,厦港街道将更注重历史。据悉,街道将发动辖区潮宗宫、龙珠殿等民间宗教寺庙,重建“接官亭”,重新架起对台文化交流桥梁。此外,还将在避风坞重现“送王船”这一习俗。

对于在避风坞现有遗存的历史旧物,进行挖掘和保护。目前已发现11块坞界界碑及部分渔船铁纤拉链等,共同营造本土的“在地”文化气息。

让滨海绿道弥漫浓浓乡愁

厦门的绿道很多,每条都有自己的特色。途经沙坡尾片区的这条绿道,将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这段滨海绿道从思明区政府延伸至厦大白城段,有望于今年“五一”前全线畅通。目前,厦港街道正在根据征集到的市民意见,对沿线景观和功能进行提升。

如何在绿道中巧妙地融入“乡愁”,让行走其中的人感受到浓浓的厦门历史文化气息?厦港街道进行了精心设计。比如,利用剪纸、照片、船型、桅杆、红砖、锈钢板等元素,再现沙坡尾历史。又或者,用鱼群、锚链重绘记忆中的造船厂。

厦港街道表示,这条绿道将融入老厦门历史、展现滨海风情,同时突出实用及群众参与,让群众看得见“乡愁”,形成独具文化内涵的群众健身道、游客旅游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