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厦门网  2016-08-31 08:08

[摘要] 也许,很难再找出一座岛屿,像鼓浪屿这样承载着如此灿烂而复杂的历史。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修缮后的延平戏院。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鼓浪屿邮电局一楼成为展览馆。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当年延平戏院的电影票。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延平戏院旁的原鼓浪屿市场牌子。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虫洞书店。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鼓浪屿的外图书城分店。

鼓浪屿一批历史建筑与场所 得以修缮后焕发人文光彩

修缮后的毓德女学校。

也许,很难再找出一座岛屿,像鼓浪屿这样承载着如此灿烂而复杂的历史。

一百多年来,多种力量在这里交织纠缠,多种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从完全的闽南大厝,到华洋交融的花园洋房;从封闭自足的东方小岛,到联通世界的信息中转站;从单一文化,到中西多种文化和谐并存;从传统私塾,到西式教育……这里有太多太多值得诉说的故事。

我们今天得以从岛上留存的风格迥异的建筑里,窥见这些故事的影迹。鼓浪屿人曾经熟悉和热爱的生活图景,多在此发生。它们承载了不同时期鼓浪屿人的时代记忆,铭刻了一代代鼓浪屿人珍视的生活画卷。

曾经,这些和鼓浪屿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与场所,被岁月所侵袭,逐渐黯淡了容颜,喑哑了声音。如今,在鼓浪屿整治提升和申遗的推动下,它们修旧如故,或恢复了初的容颜,或焕发出新的光彩。

娱乐记忆

延平戏院“大杂院”变回“老戏院”

已经沉寂了28年的电影院,换上了新的投影设备;二楼影院的外墙上,挂满了早期的电影海报;旁边的书台上,摆放着仿制的旧时电影票和影片宣传单。一切,都在带您回到老时光。

海坛路15号,延平戏院旧址。沿右侧的石阶而上,二楼影院的外墙上挂满了早期的电影海报:《五朵金花》、《小城春秋》……旁边的书台上,摆放着一叠仿制的旧时电影票和影片宣传单——仿佛一瞬间,便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光。

已经沉寂了28年的电影院,换上了新的投影设备,正在播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泉水叮咚》。八条长凳有序齐整地摆放在银幕前——据说,这八条长凳当年曾放在戏院外面给观众歇脚休憩,如今,成为戏院遗留下的珍贵实物。一对年轻的情侣从楼下的电影博物馆逛了上来,在长凳上相偎坐下,时光就在身边流淌。

当年的延平戏院,傍身于柴米油盐的菜市场,是鼓浪屿人休闲娱乐的常去之所,成为鼓浪屿人抹不去的时代印记,更是留在鼓浪屿人心中的,光影绚烂的情怀。这座建于1934年的戏院,是由缅甸华侨王紫如和王其华兄弟所建。当时作为菜市场的配套建筑,一度经营惨淡;到上世纪80年代,曾经的戏院更名为鼓浪屿电影院,迎来了辉煌的时刻。如今已经是鼓浪屿音乐厅经理的老鼓浪屿人李扬,在这个历史感十足的电影院工作过7年多时间,实实在在地见证了那段时光——可以想象得到,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鼓浪屿人对电影的狂热;每天晚上在电影院门前排队购票的人排成长龙。光影世界以及精彩的故事,给枯燥的生活带来斑斓的色彩,这是人们对绚烂生活的一种期待;而这个电影院,也许便满足了当时的人们对娱乐生活的所有想象。

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的延平戏院几易其名,当年的喧腾也早已冷却。也许,她只是为某一时期的鼓浪屿而存在,在历史进程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经陪伴一代代鼓浪屿人、带给他们精彩的戏院,依旧是他们生命中珍贵的记忆。

一度,戏院的二楼被改造成住宅,廊道也被堵上;戏院大堂部分被改成员工宿舍,部分成为堆放货物的仓库。如今,曾经的延平戏院业已恢复了原来的面容,银幕也已重新亮起。或许,会有不少老鼓浪屿人将为之动容吧?试想,谁不会睹物思过往,缅怀幸福的记忆呢?

学堂记忆

毓德女学校曾发出鼓浪屿强教育之光

如今,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学校旧址被修缮为厦门教育展览馆,展出与鼓浪屿教育历史沿革相关的珍贵文物。展览馆9月对外开放,带您感受琴岛的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得到,在170年前的中国,有多少孩童尤其是女童,没法接受教育。远道而来的传教士们克服众多困难,为教育的平等做出自己的努力。这其中,来自美国的打马字牧师一家为鼓浪屿女子教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当年由他们创办的毓德女学校,也成为鼓浪屿乃至中国教育史上珍贵的一笔财富。

可以想象,当传教士来到鼓浪屿时,见到当时女子无法识字时的沮丧。出于传教的需求,教授女子识字就显得非常必要。由于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女学作为新生事物,一经诞生便不得不面对生源极少的困境。在打马字夫人的努力下,“读经班”形式的女子学校在厦门竹树脚礼拜堂成立,这也是毓德女学校的前身。后来因竹树脚礼拜堂失火,学校迁至鼓浪屿田尾。

从初的读经班,到世俗课程相对规范的女学出现,鼓浪屿女学教育出现质的飞跃。191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毓德女学校”。学校不仅让很多女童得到受教育机会,更培养了众多“有能力,有智慧”的女教徒走上社会,有的甚至直接到周边的小学任教,更好地将女子教育的成果扩大,让更多的女性因此而受惠。

这是中国早的女学。在那个年代,毓德女学校俨然成为鼓浪屿乃至中国教育上的一道亮光,启蒙着更多的女性走出蒙昧,走向知识和文明。

历史的车辙缓缓驶过。几经辗转,到1951年,鼓浪屿上曾经的女学双子星毓德和怀仁合并,先后改为鼓浪屿女子中学和厦门女子中学,后来并入厦门二中。而毓德女学校的旧址,却长期闲置。曾经傲立于历史高点的鼓浪屿教育标杆,却一度被时代遗忘。

如今,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毓德女学校旧址被修缮为厦门教育展览馆。和鼓浪屿教育历史沿革相关的珍贵文物,都留存于此。这个曾经照亮鼓浪屿乃至全中国的教育圣地,将在9月份重新接续过往的文脉,对外开放。世人将有机会感受她的厚重,探寻百年来她所传承的教育之光,如何让这座小岛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市政记忆

鼓浪屿邮局见证鹭岛市政近代化传奇

曾经的电话公司,依旧作为邮电局的办公地点在使用,而一楼则成为当年电话公司的展览馆,向世人展示着老鼓浪屿人的记忆。

龙头路依旧熙熙攘攘,一如百年前的老时光。在这个繁华的地段,曾经被归国华侨争相占领的经济高地,诞生过影响着鼓浪屿和鹭岛信息化进程的传奇公司,她便是由黄奕住创办的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这个电话公司的旧址,正是位于今天龙头路102号的鼓浪屿邮电局。

如今,曾经的电话公司已然传承下来,用作邮电事业。“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的二楼和三楼,依旧作为邮电局的办公地点在使用,而一楼则成为当年电话公司的展览馆。

一队来自北京的游客,在展览馆的玻璃橱柜前流连驻足,惊叹于鼓浪屿电话通讯历史的悠久。一名年迈的岛上居民从他们身边慢慢走过,登上二楼,向工作人员买来一张邮票,一丝不苟地粘上胶水、贴到信封上。“年纪大了,就特别念旧。幸好还能寄信,幸好还有这个邮局,能够跟老朋友保持联系。”老人对记者说。不久,这封信就将随着邮递员漂洋过海,寄往它的目的地——一切仍和几十年前一样。

时光回到近一个世纪前。作为从印尼归来的华侨,黄奕住对商业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嗅觉。电报早已出现若干年,而电话在当时只有相当少的几个城市才有。对于对信息有着极高需求的商人来说,黄奕住急需打通信息壁垒,通过畅通的信息,来巩固自己的商业帝国。因为,他明白信息就是金钱。于是,一次早有“预谋”的收购启动了。

黄奕住次收购的,是位于厦门岛的德律风电话公司,这只是为他打破厦鼓电话不能相连做了铺垫。黄奕住第二次收购的是日本人的川北电话公司,当时由鼓浪屿工部局出面接洽,终完成收购。其间虽有曲折,但终实现了他的计划。这样,厦鼓虽一水之隔却长期不能通话的尴尬便打破了。买下川北后,“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便在鼓浪屿龙头路的商业街,正式开办了。接下来,便是购置设备,敷设海底线缆,架设电杆线路等等,在1924年元旦,厦鼓用户首次实现通话。

很难想象,在那个电报作为日常通讯手段的年代,电话的出现对鼓浪屿人来说,将产生多大的震动。而在当时,如果能在这样的公司做一个接线员将是多么体面的事情。

1953年,原电话公司国有化,并入鼓浪屿邮电局。如今,在一楼的展览馆里,来自不同年代的电话机展示在玻璃橱柜里,让人无限感慨:曾经先进的通讯设备,已经成为历史的注脚,留在了曾经服务过的地方。好在,展览馆还在,邮电局还在,老鼓浪屿人的记忆就还在。

文化记忆

回归的书香为老别墅注入人文活力

今年7月初,晓学堂·虫洞书店在福建路海天堂构别墅开业;8月初,外图书城分店入驻中华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2012年夏天,鼓浪屿后一家独立书店“晓风书屋”,迫于经营压力关闭,至此鼓浪屿的书店仅存新华书店一家。今年夏天,鼓浪屿的书店迎来复苏之光——7月初,晓学堂·虫洞书店在福建路有着95年历史的海天堂构别墅开业了;紧接着,8月初,外图书城分店入驻中华路有百年历史的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回归的书香,为老别墅注入有活力的灵魂。作为一家非常“鼓浪屿”的书店,走进虫洞正门,首先会看到一排排关于鼓浪屿的老书。这些从旧书店、陈列馆、私人藏家手上搜罗而来的鼓浪屿书籍,被陈列在虫洞书店入口的两侧书架上。它们从旧时光里走来,汇聚在这里,带领大家触达一个更久远的鼓浪屿,触达百年前、海天堂构主人菲律宾华侨黄秀烺与岛上诸多华侨协力营建厦门码头、筹建漳厦铁路的“黄金时代”。

“鼓浪屿文化正是书店的‘立店之本’。”书店负责人苏晓东透露,一年前,当虫洞书店还只是一纸图稿时,虫洞书店的选书计划就已悄然启动,书店团队搜寻有关鼓浪屿的人文历史类书目,目前的成果是3000多册,今后还将持续寻找。

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也随着外图书城分店入驻再现光芒。这栋见证着百年鼓浪屿繁荣经济贸易的建筑,此前曾被违建搭盖的干货卖场侵占,大煞风景,主楼甚至计划开辟成家庭旅馆。鼓浪屿整治提升以来,违建被腾空,建筑及庭院景观得以恢复,再现了历史风貌建筑的独特风采。建筑主体引入与鼓浪屿气质相合的书店,庭院及建筑三楼更开辟了相应的艺术沙龙,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仿佛老建筑的“护身符”,让保护与利用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平衡。

可以预见,虫洞、外图,以及坚守至今的新华书店,还将持续为鼓浪屿注入鲜活的灵魂。

【声音】

鼓浪屿申遗顾问,文博研究员何丙仲:

历史遗存外观的复原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再得不到保护,真的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庆幸的是,目前政府做了不少工作,并且做得不错。在我看来,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对延平戏院的复原。如今,延平戏院已经恢复了原貌。我觉得,既然要让这些历史建筑复原,就相当有必要恢复它以前的功能。延平戏院离鼓浪屿很多人并不遥远,应当将它使用起来,比如依旧可以放映电影,引入不同时代的影片,勾起一代人的历史回忆。同时也可以结合文创来做,这样,它就不是作为一个固态的文物呈现,而是变成了活态的文物,既有展示,又能使用,这样它的复原才有历史的价值。

鼓浪屿文史研究者吴永奇:

对历史建筑慎重的修复以及保存原有的历史状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修复,给世人呈现了建筑的基本原貌,大家来到这里,能感受它历史的原味与气场,也从而感受鼓浪屿历史的厚重。此外,建筑外部环境的展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让外部环境与历史背景达成一致性,才能佐证历史是真实的、正确的。因此,复原历史建筑的原貌以及整顿协调周边环境,尤为重要。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尚昊:

印象中的鼓浪屿,是西洋画风的,建筑、钢琴、沙滩……但是,近与鼓浪屿接触多了起来,更发现这些风景背后,原来有很深很深的内涵,特别是发现了种德宫、黄氏小宗这些充满中国画风的历史建筑,我才意识到,正是有了这些明清时就根植岛上的传统文化因子,才能在日后与西洋文明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厦门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