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个月,“公交专用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座谈会”透露,厦门将建设四纵四横公交专用道(详见本报7月25日A4版)。昨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黄志华接听市长专线,继续听取市民对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就首期“一纵一横 ”公交专用道建设方案解答了市民的疑问。
上个月,“公交专用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座谈会”透露,厦门将建设四纵四横公交专用道(详见本报7月25日A4版)。昨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黄志华接听市长专线,继续听取市民对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就首期“一纵一横 ”公交专用道建设方案解答了市民的疑问。
路线怎么确定?
选择公交客流集中路段
首期“一纵一横”公交专用道的建设选择了湖滨南路+莲前路和东渡路+湖滨西路。有市民提出疑问,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线呢?
对此,黄志华表示,交通越拥堵的路段越需要建设公交专用道。经前期调研,湖滨南路以及东渡路段是公交客流集中的路段。同时, 这些路段智能交通系统已基本建成,选择从这些路段先行建设,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公交站台,缩短建设工期。
采用哪种模式?
高峰设专道,其余开放
有市民提问,“一纵一横”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将采用哪种模式?是“全天候”还是“高峰期”式?
黄志华介绍,现在公交专用道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全天候式,全天24都是公交专用道,其他社会车辆任何时候都不能侵占这条车道,类似于现在的BRT。还有一种是白天限行,只能通行公交车,晚上放开,社会车辆也可以行驶。
后一种是高峰期式,只在早、晚两个高峰时段才设置公交专用道,其余时段允许社会车辆进道行驶。厦门首期“一纵一横”公交专用道将采用这种模式,在早高峰7:00-9:00,晚高峰17:00-19:30设置公交专用道,其他时间开放。
怎么防止私家车驶入?
加大违法抓拍力度
对于首期“一纵一横”公交专用道将采用“高峰期”模式,有市民担心,怎么在高峰期保障公交专用道?怎么防止私家车驶入?
对此,黄志华表示,首期“一纵一横”公交专用道选择的路段都是智能交通基本成型的路段,对车辆违法抓拍的力度将加大。同时,还将加强移动车载抓拍系统,在公交车前后安装抓拍设备,若社会车辆在高峰时段驶入公交专用道将被抓拍。被抓拍到的处罚措施将参照现有的规定,若有需要,将制定更详细的标准。
何时开工建设?
进行评估后才能确定
黄志华提及,首期“一纵一横”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站点改造及智能交通系统完善等。施工上,将安排在夜间22:00至凌晨6:00施工,3个月内完成建设任务,尽量减小对现状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黄志华后说,由于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正在大面积施工建设,为避免地铁和公交专用道建设中交叉施工对社会交通及市民出行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何时开工建设,仍需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进行评估后才能确定。
相关链接
到2021年实现
全市公交优先
2012年,厦门完成了湖滨南路公交专用道的设计;2013年,提出了“两纵两横”的公交专用道建设设计方案。2014年,规划在“两纵两横”基础上增加4条公交专用道,8条公交专用道形成“四纵四横”网络体系。
“四纵”为:东渡路+湖滨西路;嘉禾路;金尚路;金山路。“四横”为:湖滨南路+莲前路;湖滨北路+吕岭路;仙岳路;湖里大道。
“四纵四横”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约80公里,覆盖岛内近半数主干路里程,远期可以向岛外延伸辐射。在公交换乘方面,“四纵四横”网络共13个交汇点,将设置换乘诱导设施引导乘客换乘,专用道线路周边现有公交停靠场站7个,并在翔安新城、园博园、集美长途站及海沧钟山各规划建设1个停车换乘枢纽。
“四纵四横”岛内公交专用道网络,力争高峰时段公交车速提升30%、客载能力提升18%以上。到2021年,随着地铁的开通运行,逐步实现全市的公交优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