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公安部:居民身份证将可异地受理

厦门晚报  2015-06-09 16:58

[摘要] 昨日,公安部召开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研究审议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

昨日,公安部召开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研究审议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法律为依据,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为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提供更多便利,为居民身份证的社会应用创造更安全的环境。

会议指出,我国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以来,居民身份证在便利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社会动态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群众异地办证难、丢失居民身份证挂失注销缺乏渠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必须着力改革运行机制,依托公安机关建成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

会议强调,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制度,是继户籍制度改革、车检驾考制度改革之后公安机关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优势,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紧密结合实际,精心研究,周密部署,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严密操作规程,严把身份核验关,真正把这项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办实。

会议要求,要根据审议意见抓紧修改完善有关制度草案,并按程序报批。

(据公安部网站)

相关新闻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证开始签发

记者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我国已建立起“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安全审查,开始向公民签发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

据悉,eID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芯片为载体,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目前,eID的主要载体是银行金融IC卡,采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在网上验证身份,私钥生成于安全智能芯片并不能被窃取和非法使用。

公民在使用eID注册网络服务时,可通过“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向网络应用机构证实有效身份,用户将来也无需再记越来越多的账号和密码,从而享受eID的“一次签发、各处使用”的安全和便捷的服务;eID的服务体系使得用户在不同网络应用机构中被分配的身份代码是不相同的,这样既保护了个人身份信息,又能大限度地防止个人在云端的行为数据被汇聚、分析和追踪。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eID事业部负责人严则明介绍,eID的加密算法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这样公民在网络信息注册或网上商业行为时,就不需要明确的个人信息,出示eID即可。用户将来也无需再记忆越来越多的账号和密码,每个公民只能有一个与其真实身份对应的eID。

报道说,截至今年5月,加载eID的工商银行金融IC卡已在发行1600余万张。上海银行、民生银行信用卡等也即将发行加载eID的金融IC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