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公安局成立交警支队桥隧大队,两条城市快速路和四桥一隧交通管理及治安管控更专业、更高效。
4月1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桥隧大队正式成立,这是我市警方首次整合四桥一隧及成功大道和仙岳高架两条城市快速路为一体,在交通排堵保畅和治安管控上更为专业化。同时,四桥一隧治安检查站统一管理、遥相呼应,并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扁平指挥、点对点调度,高效开展“关城门”布控堵截和设卡盘查等管控工作。桥隧大队下设7个警务中队,现共有民警78名,协警160名。成立一个多月来,接报的堵情环比下降7%,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739起,查扣各类违法车辆114部,有力保障四桥一隧的交通顺畅和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筑起一道牢固有效的鹭岛守护圈,不仅成为进出厦门通道的一道安全屏障,而且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1
勤务收编打破管理壁垒 统一调配更顺畅
桥隧大队成立以前,在四桥一隧交通管理上一直是地域性分管,由各公安分局负责管理。因各单位管理方法不同,四桥一隧的交通和治安管理差异性较大。
4月1日,市公安局经过充分调研,正式成立桥隧大队,首次进行勤务收编,打破了分局各自管理的壁垒,集合四桥一隧管理权限于一体,强化统一调配,整体协作更顺畅。桥隧大队主要负责厦门大桥(含海堤)、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成功大道以及仙岳高架的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和治安管控等工作,业务范围包括交通警情处置、常态化设卡盘查与布控堵截,严查酒驾、假套牌、肇事逃逸、涉案车辆等。
桥隧大队根据“四桥一隧”和两条快速路特点,以“快出、快处、快疏”为原则,改变原有勤务模式。结合流量潮汐,通盘运作,科学分析,合理部警,屯警路面,提升先期发现警情能力,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做好提前研判和预案,不断提升排堵保畅能力。
2
快速路中队勤务前移 保障60余公里交通畅通
成功大道和仙岳高架这两条快速路,犹如厦门岛内的两条“主动脉”,为了保障这两条“主动脉”的畅通,桥隧大队特别设置了快速路中队,办公地点就驻守在成功大道梧村转盘的一处移动板房内。中队有民警12名,协警27名,24保障成功大道和仙岳高架桥双向60余公里畅通。快速路中队把勤务前移、屯警路面,是桥隧大队忙的中队。4月,快速路中队接警近700起,占桥隧大队所有警情近50%。
针对两条快速路早、晚高峰期的堵点,快速路中队安排2名民警11名协警驻守在梧村隧道口、机场路口及SM二期出口等11个堵点进行定点排堵。同时,安排6名民警和12名协警动态巡逻,负责接处警。动态巡逻警力还要主动发现事故警情,在事故双方报警前快速处理排堵,避免小刮擦造成大堵车。他们坚持“六快原则”——快发现、快获取、快反应、快处置、快疏导、快反馈。驻勤一个多月来,处置效率提高了25 %,畅通率提升了12 %,没有发生重大堵情,以快促快打通堵点“任督二脉”。
3
四桥一隧整体联动 形成“关城门效应”
“四桥一隧”既是出入厦门的咽喉要道,也是治安防控堵截的门户,在厦门的交通出行和治安防控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桥一隧”各设置一个警务中队,根据各桥隧特点,警务职业略有不同。如海沧大桥晚间大货车通行较多,海沧中队在布警上以晚高峰及夜间盘查超载为主;翔安隧道通行车辆以小型车及过境车为主,利用隧道视频全覆盖的特点,实行视频加巡逻保障隧道畅通;各中队间建立紧密联系,确保整体联动。
桥隧大队通过区域互动、部门联动等,牵头各中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客、货运等重点车辆的排查,加大对酒后驾驶、客车超员超载、电动车摩托车违规上桥上路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依托检查站,把渣土车、酒驾专项整治与夜间巡查有机结合,严把出口关。一个多月来,共纠违2098起,查扣车辆201部,其中渣土车31部,小车50部,货车16部,摩托车21部,电动车83部。
桥隧大队与110指挥中心实行,对警情通报的涉案人员车辆、假套牌及“老赖车”等实行四桥一隧卡口统一盘查拦截。一个多月来,共成功拦截各类车辆51部,其中假套牌车辆12部,交通肇事逃逸5部,其他涉案车辆13部,形成守护鹭岛的“关城门效应”。5月8日18时许,海沧大桥中队根据布控指令,组织人员快速设卡拦截一部涉案白色宝马车,后将人、车移交海沧分局办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