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厦门海沧:转型发展再添新引擎

福建日报  2015-04-13 09:39

[摘要] 近日,海沧成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建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园。

10日,由厦门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三方共同组建的“厦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落户厦门海沧区马銮湾新城。根据三方此前签订的战略协议,三方未来还将联合建设军民融合高技术创业中心(孵化器),共同建设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园,共同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合作,在海洋科学、机器人、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等领域协同创新。

研究院的成立及系列合作项目的签约,正是厦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海沧在更高平台上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这一全新模式的探索。未来,军民融合产业有望成为厦门市尤其是海沧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站在更宽的视野上,正如2月7日率先启动植树活动,此次又把智慧引领的高端产业项目落户“美湾区”马銮湾,背后折射的正是海沧通过军民融合、产城互动、两岸合作三大关键词进行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探索与实践,更隐含着海沧根据“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城市战略要求,以“新常态、新思路、新办法”打造“双山双湾双城”格局的宏伟蓝图。由此凸显的,是厦门市、海沧区决策层对这块璞玉圣地的厚爱与期许。

如今,海沧区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走进自贸春风里的海沧,迎来了台商投资区、行政区、保税港区、自贸区“四区合一”的叠加利好,吸引着四方名企纷至沓来抢搭自贸快车,多方合作放大自贸机遇,为海沧的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智慧引领

军民融合打造新典范

金达威的辅酶Q10产销量世界;蓝湾科技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纯度世界高;万泰沧海研发全球首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正新实业的轮胎内胎气密性世界好……18家具备“世界”或“国内”地位的高新企业及项目,成了海沧高尖端制造产业优势和海沧产业转型率先突破的有力见证。

10日揭牌的厦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被视为海沧为产业转型“引技引智”的高端探索。未来,占地约45公顷的研究院将紧贴机器人、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新趋势,打造产业项目“快速孵化器”。

围绕“一年内出成效”的目标,研究院目前已生成首批合作项目25个,总投资106亿元,其中,产业园区类项目13个,产值将达到260亿元以上,涵盖了系统研发、科技服务、技术改造等多领域。揭牌当天,中国信息安全南方研究院南方分院、消费类电子检验检测中心、乃尔电子高端传感器、上容机器人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等7个项目同步签约并落户。其中,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园由中国电子集团与海沧区属国企共同开发,选址于马銮湾片区、占地约45公顷。目前,厦门市正争取将其增补为2015年福建省重点项目,以带动整个湾区开发建设,打造智慧引领的高科技湾区。

“厦门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产业创新和体制变革的前沿阵地,具备发展军民融合创新产业的良好条件。”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庄钊文表示,新成立的研究院定位为三方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的总体单位,以及推进军民两用高端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将充分发挥国防科大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优势、中国电子集团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和海沧在区位、经济实力、政策环境等方面优势,采取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方式开展项目建设,探索形成全要素、多领域、稿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随着研究院的落户和系列高科技项目的开建,以智慧引领的高科技元素将逐步向海沧聚集,为海沧的产业转型注入了春天的活力。

宜居宜业

产城互动蓄势新飞跃

今年2月7日,海沧区各界代表300余人率先全市在“美湾区”马銮湾挥汗植绿;4月10日,“厦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马銮湾。

看似关联不大的两件事,却是厦门海沧打造宜居宜业的马銮湾新城的两次点睛之笔——前者播下的是绿色、生态种子,后者引入的是智慧、科技因子,分别剑指一座城市的“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展开海沧的蓝图卷轴,由海沧湾、马銮湾构成的“双山双湾双城”格局清晰呈现。今天的海沧湾新城已日臻成熟,蓄势待发的马銮湾新城自然成了活力海沧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选择。作为厦门后一块璞玉圣地,马銮湾的定位更高,要打造成比海沧湾“更、更宜居”的新

城。通山理水,建成生态的海绵城区;泛舟湖上、漫步海,还处处洋溢着浓厚文化气息……在海沧城建集团负责人的描述中,一个宜居休闲的美丽湾区跃然纸上。

宜居新城的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新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用海沧一位机关人员的话说,“宜居也要宜业,要生活也要有工作”。马銮湾踏上的正是一条高端的“产城互动”之路,以实现多元素、多背景的有机融合。

围绕“产城融合”的目标,根据全市“5+3+10”和我区“3+3+6”产业发展体系,马銮湾新城坚持公共环境、公共服务、造林绿化等公共项目先行,瞄准引进智慧、健康、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现已储备70个项目,总投资近630亿元。其中,片区

半径3-5公里范围内,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超过1500亿元,外来人口近60万人,分布有新阳、东孚、灌口、杏北、杏南、角美等工业园区及生物医药港、住宅产业园、铁路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园,将打造成全省的产业聚集区;清华信息技术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华录集团三大合作项目将先后落户,“以产促城”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产城融合示范区雏形初现。美湾区蓄势绿色新飞跃,已先机在握。

“将来,在马銮湾买不到房子的人,才会住到岛内。”风趣的比喻,彰显了海沧区主要领导做好马銮湾新城文章的胆识和信心,更坚定了各界布局马銮湾的步子。“想到以后每天不仅‘出门见绿色漫步闻花香’,还有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心里总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刚在马銮湾购房置业的郑先生乐呵呵地说。

和谐温馨

两岸合作缔造新家园

17-19日,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将在青礁慈济祖宫景区举办。配套活动在往届分项的基础上,新增了世界闽南文化论坛、两岸情缘广场音乐会、两岸颜氏宗亲同种葡萄树、颜思齐暨台湾开发史学术研讨会等内容,凸显两岸文化的交流和民间的互动。

作为早大台商投资区,两岸交流、两岸台胞融合一直是海沧工作的主旋律之一。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特色庙会、两岸社区共同缔造论坛、两岸义工联盟、涉台法庭……在厦门,不乏两岸合作的身影,乐活节的举办更是连接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新桥梁。

立足于对台交流先行先试优势,搭乘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东风,海沧,正从“台味更浓、优势更强”的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逐步深化为“两岸同胞融合的和谐新家园”。马銮湾的开发建设,同样受到海峡对岸台胞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台胞将把目光投向马銮湾——在两岸融合中,马銮湾新城被赋予新的使命,将建设成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全面实施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在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打造“台胞第二生活圈”等方面为厦门提供样本。

根据规划,马銮湾将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灵活运用自身的相对优势,打造更好的合作交流平台,成为系统展示福建跨越发展、赶超发展的形象窗口,成为台胞“第二生活圈”的重点区域。同时,作为两岸合作的窗口新城,马銮湾还将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对接台湾智慧、健康等先进产业及重点企业,深化两岸产业链高端领域合作。如今,海沧正式启动台湾家园项目,发挥台企、台胞的“台”特色,筹建马銮湾片区“台湾社区”,探索台湾居民参与基层选举方式方法,再造台商投资区新优势,寻求两岸融合新突破。未来,两岸生活文化融合的场景,将在马銮湾精彩呈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