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厦门一季度空气质量优良率96.6% 创好成绩

厦门日报  2015-04-04 08:49

[摘要] 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4天,优良率达96.6%,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

>>数说2014年

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优良率达95.3%,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在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8。

>>数说2015年

今年1月和2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74个重点城市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3,创下了史上的好成绩。

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4天,优良率达96.6%,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

厦门一季度空气质量优良率96.6%

园博苑鸟瞰。

雾气消散,昨天中午,从植物表皮渗透出来的新绿映衬在厦门的碧海蓝天中,走在街头的人们,不少恨不得多吸几口迎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午间12时,鼓浪屿、洪文、湖里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35、22、25,被界定为“优”。

被国内公认为雾霾天气多发期的春天,这样惬意的情景,在厦门人的眼中,却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而也正是在昨天,国内某知名机构发布今年清明赏花人气排行榜。其中,厦门因“天蓝气爽”,位列第五。游人们纷至沓来,与厦门的空气质量不无关联。

每天厦门环境监测部门监控大屏幕上实时闪现出的“绿油油”的数据,都在串联起美丽厦门捍卫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思路——各区、各部门必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在清洁空气的同时搜寻任何一个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源头。

【直面挑战】

走出国内空气质量下滑的困局

美丽的鼓浪屿,天风海涛。许多游客说,选择来厦门,不仅是看历史人文景观,更希望在这座温馨的城市进行一次“空气游”。

然而,在接连不断的赞叹声中,也有一些厦门市民感叹,这两年的空气质量比不上上个世纪了。事实上,在这种无奈的声音背后,是厦门“遍地开花”的建设工地以及机动车的迅猛增长。

厦门遭遇的困局,其实也是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所难以避免的。环保专家介绍,只要大气出现不利的扩散条件,从地面产生的扬尘及尾气就可能在城市的低空“淤积”,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滑甚至灰霾天气的出现。

当然,“外来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环保部门的历史资料显示,厦门出现的灰霾天,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周边地区甚至遥远的北方地区的污染源的影响。

空气,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希望,孕育着未来。该用什么办法,让厦门空气状态走出陷入的困局,成了摆在市委、市政府,各个区委、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每一位厦门市民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除了直面挑战,厦门已别无选择。

【围剿尾气】

非绿标车限行扩大到岛外

拖着“黑尾巴”,一辆在集美区行驶的皮卡车,昨天被交警拦了下来。因为违反刚刚实施的非绿标车岛外限行规定,这位司机受到了执法部门的警告。

从本月开始,我市将分阶段对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部分路段采取按环保标识限制机动车通行的措施。这意味着,该措施继岛内的仙岳路和成功大道实施,后扩大到整个厦门岛之后,岛外的部分道路也对非绿标车说“不”。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6日之后,监控将成我市违规行驶的非绿标车的主要“抓手”。交警“电子眼”自动抓拍的结果,将与环保部门的环保标志数据库进行比对,不吻合的就难逃罚款200元的处罚了。

一项数据,依旧触目惊心。截至今年2月,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23万辆,其中汽车突破80万辆。据统计,2014年全市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30992吨,其中机动车排放量为21564吨,占69.6%,而其中仅占汽车保有量不足5%的黄标车排放量却接近机动车总排放量的50%,成为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厦门步履稳健。2014年我市出台了2005年底之前黄标车提前报废补助办法,2006年之后黄标车提前报废补助办法也已起草完成并报市政府审定。2015年4月1日起7点-20点,岛内全路段和岛外部分主要道路实施非绿标车限行。同时,全市公务类黄标车将在2015年5月31日前完成收缴入库。

【防治扬尘】

推广降尘微灌雾喷系统

早晨,上班高峰期的嘉禾路吕厝段,由于地铁一号线的施工,车流行进缓慢,逾两米高的围挡内,除了挖掘机械不时传出的声响外,却看不见一丝扬尘。围挡的顶端,蒙蒙的雾气向四周飘散,过往车辆如同行进在水雾世界一般。

旨在降低工地扬尘的微灌雾喷系统目前已向全市所有工地推广。这套系统,包括数百个小喷头,每个喷头上端三个向不同方向喷射水雾的口子,能大限度地吸附工地上扬起的尘埃。现在,每隔两个,系统都将启动一次。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城市扬尘控制在低水平!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起草了《厦门市城市扬尘防治工作方案》,市市政园林局牵头制定了《厦门市道路一体化保洁工作方案》,在全市城市主次干道、公路推广“吸、扫、冲、收”一体化保洁;同时,他们会同市公路局、各区政府等单位自加压力,在《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工作方案》中要求每周清洗84条主要道路的基础上,将每周清洗范围扩大到129条主干道、鼓浪屿全岛和“四桥一隧”。

【严格执法】

全线铺开燃煤锅炉专项整治

2017年底前,全市272台10蒸吨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全部采取集中供热、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35台10蒸吨以上高污染燃料锅炉和43台高污染燃料工业窑炉全部完成治理,并在一年内全面清理违建锅炉和工业窑炉——一份“后时刻表”,近日下发到不少企业的手中,工人们知道,过去那种为了生产无视排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期三年的高污染燃料锅炉专项整治,在厦门的土地上全线铺开。我市的目的,就是要按照“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结合的原则,督促企业改进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设施,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严格执法、加强监管,配合采取财政资金补助等措施,加快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有效实现污染物减排。

不仅如此,当前的厦门,正全面推进海沧南部、新阳、东孚片区,以及同安城南工业区、城东工业区及翔安工业区集中供热建设。在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下,我市热电厂脱硫脱销的改造,迅速推进。

【重拳出击】

打击餐饮业油烟污染

“终于可以开窗透透气了!就应该取缔这些露天烧烤。”当枋湖路周边的一些夜间露天占道烧烤被取缔后,周边居民纷纷发出感叹。3月19日至23日夜间,执法部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辖区主次干道夜间烧烤现象开展集中整治,共取缔烧烤摊点92个。

每一记重拳,都换取了老百姓的一连串“点赞”。今年,我市将继续在思明区、湖里区推广餐饮油烟在线监控试点工作,各区也将疏堵结合,合理规划建设餐饮集中区,加大力度取缔露天烧烤。

在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里,绿意盎然。由于打上了绿色的标签,这份新的规划的出炉,再一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厦门绿色海港、绿色空港的建设规划,正在加快编制、启动。

【机制保障】

宣传与监管齐头并进

熄灯了!没有指挥,没有号令,只有对地球母亲的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那份默契。高楼大厦的夜景灯灭了,鼓浪屿的灯光暗淡了,BRT电源进入节能状态,原本流光溢彩的筼筜湖畔变得有点黑乎乎的……上个周末,又有不少厦门人自发地参与了一年一度的“地球一”活动。

厦门市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与我市不断加大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在,“厦门环保”官方微信平台,每天都会迎来大量访客,人们在上面留言,对厦门的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位于集美区一栋“不起眼”的楼房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如今会通过这里实时发布的数据,时间获悉身边的环境质量。据透露,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重视与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推进预警监测点和边界监测点建设。

一头是宣传,一头则是监管。当前,我市将道路保洁、工地扬尘、垃圾露天焚烧、流动露天烧烤等监管工作纳入市容考评,每月进行抽查,考评结果向市政府和各区政府通报,同时纳入绩效考评。在此过程中,结合区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效能监察和年度考核。

【齐抓共管】

各区各部门凝聚合力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加快落实《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2017)》的各项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市各项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方案正式开始实施。

清洁空气,该如何行动?一条思路,早已在厦门形成共识——要取得这场战役的后胜利,必须在广大的范围寻求合力。

市环保局制定《厦门市锅炉及工业窑炉整治工作方案》,市建设局和市环保局制定《厦门市城市扬尘防治工作方案》,市市政园林局制定《厦门市道路一体化保洁工作方案》,市公安局制定的《岛外非绿标车限行工作方案》,市行政执法局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执法工作方案》,市市容考评办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市容考评方案》,市环委会办公室制定《环境空气质量周分析月调度方案》……从近期陆续出台的这一系列方案可以看出,呵护空气质量,并不是某个区、某个部门的特有职责,而应该依赖各个区、各个部门乃至每个热爱生存环境的厦门人,携手打出的组合拳。

翻看近厦门出炉的不少文件,人们同样不难注意到:某个单一的工作,也让多部门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譬如,为推进高污染燃料锅炉及工业窑炉专项整治,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经信局、市环保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市行政执法局和各区人民政府、火炬管委会等单位组成的厦门市高污染燃料锅炉及工业窑炉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标注着厦门空气质量的曲线,时刻都在动态变动;捍卫我们呼吸着的清新空气的努力,永远也都不会停歇。它,将成我市各区、各部门,以至每一位厦门人的职责、使命与荣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