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人物 > 正文

各种版本蜗居人物 “房事”心酸人生百态尽现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09-12-01 11:05

在美国大片《2012》横扫票房的同时,国产电视剧《蜗居》也毫不逊色地让观众深陷剧情不能自拔。这部描写都市白领生存的写实记录,唤起了80后青年一代关于理财置业的集体焦虑。有网友称,同样曾受年轻人追捧的《奋斗》,满足的是80后逝去的最后一丝幻想情节,而《蜗居》却刺痛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房子真的等于幸福吗?《蜗居》最近成为重庆各大论坛上最热的话题,而网友“Tonyfei9574”也成为网络红人,靠着自己和女友的努力,毕业6年即拥有4套房,成为奋斗版《蜗居》最成功典范,他称自己“痛却快乐着”,“蜗牛”有梦想,“蜗牛”不孤单。

《蜗居》剧情

“我曾经的坚持,内心的原则,少年的立志,就被这孩子,被家庭,被工作,被房子,被现实生活磨砺得不剩些许。”《蜗居》中郭海萍的生活被房子折腾得乱了套,以为凭自己低头踏实的工作,就能做着中产阶级的春秋大梦。多年努力未果后,也只能每天在陋室之中,靠唠叨发泄着各种愤怒――愤怒于房小钱薄,愤怒于柴米油盐,愤怒于街坊邻里,愤怒于老公无能。郭海萍省吃俭用,连长途电话也舍不得多打一,却仍旧买不起房子。

反转剧:卖命工作 马不停蹄买房子

现实中网友却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证明,房子光靠死存钱是买不回来的,还要靠头脑。随着《蜗居》的热播,“Tonyfei9574”最近也成为了天涯的红人。80后的他,凭借奋斗和智慧,如今已是4套房的房主,而他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他是如何成功的?“Tonyfei9574”在网上解答了记者和众多网友的疑惑。

连借带拖 购一套三居室

“Tonyfei9574”称,他的家境并不好,父母是下岗工人。刚毕业个月工资只有800元,但节约的他竟能存下400元。后来他到外资企业做销售,依靠卖命的工作,2006年他手中已有6万元存款,随后也开始看房准备和女友结婚。看了多套房源后他们发现,两居室和三居室的差价较大,长远计划后决定购买三居室,把父母接来一起住,节约生活成本。

他说,当时选中了江北一套面积为118平米的三居室,价格约为每平米3100元,首付11万。“我向朋友借了3万,还与开发商立字据拖欠1万元,才买到房子,月供约为1600元。”“Tonyfei9574”称,不久女友参加了工作,每年收入4万~5万元。两人结婚后,2006年底便还清了套房的4万欠款。

看中地段 购下拆迁老房

“Tonyfei9574”称,自己和女友都很节约,穿着朴实,平日开支很少。2007年5月时,加上年终提成,两人的存款已达10万元。这时,他母亲的朋友有意出售拆迁房,两年后会原地重建,女友看中房源的地段,执意要买。“我们花了3300左右单价买下,总价为25万,首付9万,贷款16万。”到了2008年底,他们不仅简装了套住房,还还清了第二套房总共16万元的贷款。

结婚礼钱加分红 购两套房

2009年春节,许多房企打出惊人的低价吸引顾客。“Tonyfei9574”和女友在一次闲逛的时候,立即被一套每平米4200元的花园洋房所吸引。但当时他们存款仅有7万元,不够首付,就向开发商预付了5万元订金,并立下2009年4月还款10万的欠条,成功购买了这套花园洋房。

一个月后他们举办了婚礼,礼金结余6万元。到2009年中,他拿到了2008年的公司分红,手中的现金一下就多了起来。今年6月,他们不仅还清了洋房的欠款,还在江北购置了一套单价每平米4400元、首付4万的小户型。至此,大学毕业6年后,他和妻子已拥有4套住房。

《蜗居》剧情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筷头上的肉丝。”帅气的小贝将女友海藻当成掌心宝呵护着,为了能让海藻快乐,让他们的爱情有一个安身之处,小贝拽着死工资省吃俭用,但最终还是没能买下一个“小窝”,海藻也跑了,很多网友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形容小贝是一个典型的没什么主意和上进心、一天只知道傻乐的小伙子。

反转剧:

两年内小户型变200平米花园洋房

今年28岁的小夏是都江堰一所私立学校的老师,有一个相爱多年的女友。2006年,毕业两年的小夏积攒了6万元的存款,加上父母资助的7万元,他一咬牙花13万元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二手房。

房价涨得很快。”小夏说,第二年他就以30万元的价格将原价13万元的二手房卖了,换成两套50多平米的小户型。等到2008年9月房价再次上涨,小夏再次果断出手,将两套小户型以30万元的价格转手卖出,净赚30万元。拿着手里的60万元,小夏抓住机遇,立刻买了一栋200平米的花园洋房,如今这套洋房已经成100多万元。

津城“蜗居”浮世绘:一座筒子楼就是一个大杂院

蜗居浮世绘

一个家庭浓缩2000个房奴故事

代表作:电视剧《房子》

虽然导演 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电视剧从《房奴》改名为《房子》是想抛弃苦情的基调,但这部由编剧从2000个房奴原型中甄选浓缩的角色,刻画了一个家庭里三类房奴形象:男主角伊世清和妻子丁佳雁因为房子还贷危机挪用公款而婚姻破裂的中年房奴、丁佳馨父母为女儿结婚引发一波三折购房风波的婚房房奴,以及由父母担负一部分房贷压力的新婚房奴。“没房子别和我女儿结婚!”剧中这样的经典台词,映射了“丈母娘推动房价上涨”的流行语。这些脱胎于中国家庭结构的房子故事,勾画了为房而活最温情又残酷的国人心态浮世绘。

传播载体里的房子和人生

《蜗居》热播,剥开了当下大都市住房问题的外核,直逼小人物的生活困境,用荧屏塑造了新一代蜗居者的形象。而对新时代蜗居者真实肖像的描刻,也有很多版本——既有电视剧经典角色的对号入座,又有喜剧精神的自嘲解颐,还有被虚拟世界所满足的补偿心理。

虚拟世界居住梦想

代表作:开心网买房子组件

那些满足于在开心网上不断积累财富购买房子并悉心用装修软件打造虚拟房子的人们,像经营第二人生一样满足着现实对居住空间的欲望。只是一款再简单不过的游戏却受到白领的追捧,无意中反映了都市白领的现实财富被房子挤压成“负翁”,被虚拟角色饰演而满足的替代快乐被无限放大,而成为出逃压力的发泄口。

80后对房子的欲望

代表作:电视剧《奋斗》

回头再看曾经热播的青春剧《奋斗》,会发觉那是一部围绕80后对房子欲望展开的故事:陆涛开发房地产、杨晓云贷款买房、华子梦想有一套大房子……而最赤裸裸的争辩则出现在陆涛和房产开发商父亲的台词中。节能住宅、炒作概念、房价高涨、炒房等概念,不仅对房地产行业现象进行了批判,也是80后心目中住宅观的两极分化:要不然是高品质生活的标志建筑,要不然就是吃饱穿暖的安乐窝。

喜剧也爱房奴形象

代表作:周立波《2009我为财狂》

新一季《2009我为财狂》海派清口宣传片里,周立波用戴着金丝边眼镜站在房屋租售店门前疯狂搜索房源信息的中年男人形象,演绎了上海房奴的生活片段,并开始兜售观点:与其痛苦的做房奴,不如做个快乐的租房族——“房产证拿了也就自己心里有点安慰,总不见得复印了贴门口的咯?”喜剧更偏爱房奴式自嘲的幽默,这不只是赵本山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被毙掉的小品《房子》想拿出解脱房奴心态的本山式幽默,连今年上海相声会馆主推的《我是房奴》也因为切中了小人物为房子生存的心态而一炮走红。

中年危机拴在房子上

代表作:电视剧《好男当家》

35岁,结婚8年好不容易攒下首付买了一套房,刚开始担负160万的房贷,又面临被裁员的命运。在《好男当家》里 饰演周奉这个中年男人的生活样本,把中年人和房贷挂钩的危机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真实版房奴大多是将房子作为身份证明和家庭基础的中年男人,承受房贷的长期压力下战战兢兢的生存。记者/赵兰

新结婚时代住房观

代表作:电视剧《为爱结婚》

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面临家庭变故而改变了买房计划,结婚安排也随之改变。这正印证了男主角胡子冲所说的那句话,现在爱情不是要去接受生死的考验,而是要去接受生活的考验。虽然没有直接写房价对年轻人婚恋观的冲击,但剧中出租屋狭小空间里的那场爱意浓浓的婚礼让很多观众眼前一热。据21世纪不动产市场部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年轻人租房结婚所占的比例上涨了10%左右。在高房价的压力下,中国青年们已经向发达国家看齐,租房结婚过日子的时代到来了。

从艺术家到民众的个人声音

代表作:房奴行为艺术

早在2007年中国规模的年度地产盛会住交会上,“壹空间”画廊主持人梁克刚以佩戴“房奴”枷锁形象巡场还被看作是艺术家对高房价发表看法的行为艺术,而到了2009年重庆春季房交会会场之外,一群80后年轻人用“”字头套表现年轻购房者的压力之困,已经成为民众自发的声音表达了。而当小众的艺术表达变成大众声音,房奴自我表达比影视剧和幽默段子里的形象更加直接。

平民炒房创富神话

代表作:网络图书《房神秘笈》

上个世纪90年代,在小报上曾经流行过用10元钱就能邮购创富秘笈的广告,而在商品房价高涨时以“房神”角色又再度重演。这部两年前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宣扬解放3000万房奴的“以租代售”平民炒房方法,一度成为众人追捧的理财创富读物。而在这背后,不仅是一个匿名的“房神”团队炒作的成功学教程,更多是对房子创富神话在中国屡屡实现的追捧,以及国民心中对“第二套房子”的热切欲望。 (北方网)

记者探访山西版"蜗居"族 都市男女沦为"蜗牛"

近日,反映高房价时代白领生活的电视剧《蜗居》,正在热播。不少看过或者正在看此剧的市民感言,电视剧道出了当今不少都市男女生活的真实状态,为了能在都市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窝”,他们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并逐渐被迫沦为一只只随波逐流的都市“蜗牛”。

其实,在我们现实中,不单是事业刚刚起步的白领在徘徊,那些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外来务工的农民、家庭困难的职工,也都在这个城市努力奋斗着理想。就此现象,11月29日,本报记者走近了太原“蜗居族”。

现实篇

外来农民工:多次搬家 希望寄托下一代

40岁的吴兵强,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在小店区一楼盘工地打工,妻子随他在工地上做饭,两人每天一干就是10个左右。这8年多来,他们随着来自临县的老乡队伍,在一个又一个建筑工地转战。家庭月总收入不足2000元。前不久,他们刚在许西村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屋里除了床、桌子和简单的厨房用品,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真记不清都搬了多少次家了,如果有一天真能把家安在这里,再苦也值得,只要住的是自己的房子。”吴兵强说。

吴兵强的儿子12岁,很喜欢城市,也很想留下来读书,可吴兵强说,留下来读书的话,每个月的工资也不够交孩子学费,所以到现在,孩子一直在农村老家读书。不过寒暑假的时候,两口子还是会把孩子接到省城,抽出点时间带孩子到公园、图书馆等地方走走,让孩子多长点儿见识。吴兵强告诉记者,这些年,虽然有点累,但幸运地是自己一直都有活可干。“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在城市有个自己的家简直就是奢望,但是,我总有个信念,我们这一代没房子住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下一代过得好。”

在省城太原,像吴兵强这样的外地打工者,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规划和计划。 本报记者 闫婧宇

贫病老职工:蜗居平房房屋老旧浑身伤

“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改造后的破平房,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年老体弱头痛脑热的,还得走几里去迎新街看病;没有市场、没有银行、没有邮政电信办理点……这就是迎新街七平房居民的生活现状。”11月29日,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七平社区走访时,一居民叹气说。

一排排陈旧的平房卧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与附近的北固碾村漂亮高楼形成反差,街口两三个露天卖菜的摊点生意萧条。“都是些老弱病残,没啥生意做,我也是将就干。”摊主说。社区专职社工钟声介绍,七平房居民以省安装公司、二电厂大集体等单位为主,老职工、老居民多,贫困下岗职工多,但生活设施十分短缺。

2001年七平房纳入社区管理后,管理人员发现这里道路坑洼不平,水电时有时无,环境脏乱不堪,小偷、野狗出没。按说大同路通过这里,可连个公交车站也没有,人们到市里办事必须绕道迎新街坐车。经过工作人员几年努力,现在环境面貌有所改观。经过呼吁奔走,公交公司将途经此地的15路公交车在七平社区设了站。但随着大同路改造完成,斑马线处没有设置红绿灯,事故时有发生,这里成了老年人和小学生过马路的“危险地带”。

居民住房都是年久失修的老平房,产权单位省安装公司由于经营困难也再无力维修。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尖草坪区就将七平房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向太原市申报,但三年过去了,上千居民期盼的改造仍遥遥无期。一70多岁的邓姓老大爷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苦了几十年,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赶上住新房?!”本报记者黄广斌

毕业大学生:结伙租房相互体谅AA制

“现在房价这么高,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多,5个人合租这么大的房子还是很合算的。”张磊去年刚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现在在太原市某企业担任会计主管。位于长风街军民小区的一处三居室是他和另外4个同学合租住的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无奈地说:“我们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又都不是太原本地的,现在工资都不高,独立购房或者单租套房都不太现实,所以选择了合租。”

在这个约90平方米的三居室里,家电、沙发、装饰品一应俱全,虽然多而杂,但却井井有条。高飞与刘茜这两位女士居住的房间,有20多平方米,每月付600元;剩下的两个房间中,张磊单住一个约10平方米的房间,月付380元, 和孙鹏住在另一间约15平方米大的房间,月付520元。每月的水电费、煤气费等都是“AA制”。“客厅是公用的,我们吃饭、聊天都在这里。”张磊介绍说,电视、空调、冰箱、床、热水器等都是房屋原有的,高飞带来了一台洗衣机和饮水机,孙鹏带来了电磁炉和微波炉等,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是他们凑钱买来的。“这样的租房费用还能承受,如果再高就超出我们的能力了。”“大家住在一起,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但有时候也会产生麻烦。”高飞说,每当到早晨7时至8时,5个人都急着洗漱去上班,卫生间常常不够用。“晚上有些人早睡,那么打电话就尽量到房间外,看书尽量用小灯,住在一起就需要互相磨合、互相体谅。”

都市白领族:筹划买房白领一族拼命忙

董瑞杰的老家在山东,2005年大学毕业后,跟着女朋友也就是后来的妻子一起来到了太原打拼,应聘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月薪稳定在5000元左右,妻子在省城一家报社上班,月收入两三千元,两人可说是白领一族。工作四年多,银行存款上了六位数,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得很辛苦。没有买房,一家三口还有岳母,仍然租住在一套两居室内。吃饭穿衣,能省的一定要省。看着身边同事、朋友,不少已经买车、买房,董瑞杰的心里多少有点酸楚。“有的人家境殷实,不用自己多操心,就能买车买房,有的靠一些手段,打拼下不少家业。有时候,自己想想,感觉也挺失败的,努力吧,还能怎么样?”为了挣钱,董瑞杰炒起了股票,还买了基金,甚至想过下班后去练摊、开网店。2009年年初,儿子的出生给董瑞杰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责任。奶粉、玩具这是眼下需要顾及的东西,而儿子的教育则是很快就要面临的难题。为了给儿子的户口找个好的落脚地,也为了将来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董瑞杰已经筹划着买房了。“孩子已经快一岁了,不买不行了,多考察考察,兴许能碰到一套好房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厦门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